股票杠杆开户平台第一时间便踏上了南京街头
“日本人应当去听听自己军人的话,他们应该去看看那些幸存者眼中的悲痛与不甘。”
日本的无耻程度究竟有多深?面对全世界公开曝光的南京大屠杀铁证,日本却恼羞成怒,并威胁报复。
1977年,美籍华人作家张纯如的作品《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问世,迅速在西方国家引发轩然大波。
这本书向全世界揭示了日本军人在南京所犯下的残暴行为,每一行文字都直指人心,令无数读者为之震惊和痛心。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在2004年11月,年仅36岁的张纯如选择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那么,她是如何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沉重历史的?她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什么,导致她最终做出如此极端的选择?
展开剩余88%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的尸体被发现于美国加州一辆停靠的汽车内,离世的她留下了幸福的家庭和年幼的孩子。她用一颗决绝的心结束了自己短暂却意义非凡的一生。
她的文字不仅让世人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的铁证,更让这段惨痛的历史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而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最初了解,仅源于父母偶尔的讲述。
1937年,南京大屠杀前一个月,张纯如的祖父张铁军带着家人离开南京,之后她的父母也移民到了美国。
1968年,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普林斯顿,成为第二代美籍华人。她的父母都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尽管如此,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注重将中国文化与历史传授给女儿。
因此,尽管张纯如从小在美国长大,她却始终不曾忘记自己的根。她从父母口中听到了祖国曾经遭遇的种种苦难。
“1937年”、“侵华日军”、“屠杀”……这些字眼在她童年的记忆中渐渐成型,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这些影像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内心。
从那时起,她便暗暗决定,某一天她要回到祖国,亲眼目睹那些经历过战火和磨难的人民。
随着年纪渐长,她开始寻求更多的资料,试图了解1937年南京究竟发生了什么。
然而,在多次查阅图书馆的资料后,她始终没有找到任何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资料。
1994年,张纯如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旧金山参观一个展览。展览中的几张照片真实记录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状。
这些照片仿佛让她穿越回到1937年血腥的南京街头,与父母口中所讲述的景象一一重叠,令人不寒而栗。
而照片中揭示的画面,甚至比她之前想象的更加血腥、更加惨烈。
正是在这一刻,张纯如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为那些死去的同胞发声,让这段历史不被遗忘,让30万无辜者的灵魂得到安慰。
那么,张纯如如何将这段历史重新拼凑、呈现给世人呢?她经历了怎样的心灵煎熬?
1995年,张纯如终于回到中国,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她从香港飞到南京,第一时间便踏上了南京街头。
尽管此时的南京繁荣昌盛,张纯如却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这座六朝古都所承载的,不仅是辉煌的历史,更是那些无法忘却的痛苦与创伤。
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块青砖背后,埋藏着同胞们未曾伸张的冤屈与尚未化解的血海深仇。
那是1995年盛夏,南京街头炎热无比,张纯如开始了她对历史的探索。她带着相机,带着笔,记录下了无数的资料。
她走访了南京市区的每一个屠杀遗址,详细记录下日军当年屠杀时的痕迹,尸体埋葬的地点等。
有时,她会遇到讲方言的老人,听不懂时她就用录音机记录下来,回去后反复听。
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当年幸存者,走进那些古老的街巷,采访那些曾经亲历血腥屠杀的老人。
那些老人有的激动控诉,有的忍不住泪如泉涌,痛苦的回忆使他们一度哽咽难言。
其中,一位名叫夏淑琴的幸存者讲述了自己一家人被日军残忍屠杀的经过。
此前,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纪录片《南京暴行纪实》中,曾展现过他们全家遭难的画面,幸存的女孩便是夏淑琴。
还有一位受害者向张纯如描述了她如何奋力反抗三名欲施暴的日本士兵。
张纯如当时看到的一张照片中,那位19岁的女孩,满身伤痕,正是眼前的老人。
在看到这些生动的照片和影像资料后,听着亲历者们哽咽的讲述,张纯如仿佛被带入了那场浩劫的血海之中。她的内心沉痛难忍,痛苦不堪。
1996年4月,张纯如因为反复做噩梦,精神极度疲惫,体重急剧下降,头发也开始大量脱落。她的创作一度被迫停滞。
然而,就在她最为痛苦的时刻,她无意中看到了一本日记,深深触动了她的心。
那本日记是南京国际委员会成员凯特琳女士所写,记录了大量日本军人在南京的暴行,以及中国人民遭受的非人伤害。
阅读凯特琳日记时,张纯如时常泪流满面,常常一夜无眠。
凯特琳女士为救助中国人民所做的艰辛努力,以及她为此付出的沉重代价,使张纯如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表的使命感。
即便身体和心理状态越来越糟糕,张纯如依然决定要坚持写完这本书,她曾写信告诉母亲:“我要让这些冤屈的灵魂不再被遗忘,为那些无法发声的死者呼号。”
1997年,《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终于出版,成为首部以英文形式全面真实记录南京大屠杀的作品。
这本书迅速在西方社会引起轰动,几乎在出版之后立即售罄,并在一个月后登上了美国《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单。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猛烈抨击。日本右翼作家加濑英明公开攻击张纯如,抹黑她是受过专业训练的,甚至暗示她受到了中国政府指使。
张纯如对此回应:“我曾凝视过幸存者的眼睛,听过他们的故事,难以相信有人会说这些故事是虚构的。”
1998年11月,张纯如在美国迈阿密举行公开演讲,讲述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并将日本军队在南京犯下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
面对这一切,愤怒的日本右翼势力进一步对张纯如展开攻击。
日本驻美大使齐藤邦彦也跳出来反驳张纯如,声称《南京暴行》一书是对历史的“错误描述”。
在接下来的访谈节目中,张纯如毫不示弱,直接反击齐藤邦彦,指出日本政府从未真诚地向中国人民道歉,反而在历史面前厚颜无耻地掩盖罪行。
面对无数铁证和虚伪辩解,张纯如继续坚持为真相发声,她曾说:“真正困扰我的是日本的强硬势力,他们试图抹去这段历史,这对死者是一种侮辱。”
发布于:天津市网上配资股票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正规股票杠杆软件有哪些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
- 下一篇:没有了